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人工島即將在首爾下水了



 
 
 
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人工島即將在首爾下水了!
孔子不是韓國人,端午節當然也不是韓國人發明的,
不過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人工島是
韓國人打造的卻是千真萬確,
這回可不是韓國人瞎掰,而是位於首爾的人工島「Viva」,真的在漢江「浮」起來了!
 
Viva島面積35,000平方英尺,總重2,000噸,
靠著24個大型安全氣袋支撐,
載重量可以達到6,400噸,為什麼我們會強調「浮」呢?
因為不像杜拜的棕櫚島是直接灌沙到海底塑形而成,
如果海平面升高,整個島會被海水淹沒,
Viva島是整個浮在江面上,隨著江面上升下降,
為了避免Viva島漂走,建築師還用鐵鍊將小島
繫在500噸的水泥土墩,
並裝設追蹤系統,隨時確認Viva島的位置。
另外,島上裝有 54平方公尺 的太陽能面板,
每天能產生6千瓦的電力,
供島上的700人座會議廳、餐廳、商場使用,
到了夜晚,建築物們也會亮起燈來,
化身為漢江上最美的夜景。
這項耗資美金8,390萬的政府計畫,
還包括另外兩個島VistaTera
預計今年8月底就會正式下水,屆時三個島會串在一起,
成為結合國際會議、水上運動、美食、文化表演、
展覽的多功能娛樂中心,
進一步展現韓流魅力。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日本藝術家盆景中建微型"建築群"



分享:日本藝術家盆景中建微型"建築群"
日本浮雕盆景是一種將自然景觀移植到室內的優美藝術,而藝術家Takanori Aiba以極精細繁複的城堡盆景系列將這種藝術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每一座盆景造型都配有漂亮的定制容器,或是簡單的盒子,或是頗具維多利亞風格樣式的容器,讓人聯想到植物園。 並輔以銅線、環氧灰泥、塑膠、松香以及泥石,由此勾勒出詳盡而精細的房屋、橋樑、陽臺及塔樓。
 
Aiba將每一個微型盆景都視作一棵根系深厚的大樹,在旁逸斜出的枝幹上雕刻出逼真的建築。










Aiba用盆景塑造的"米其林人"。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有膽就來住!史上最驚險旅館




有膽就來住!史上最驚險旅館

如果有一間旅館擁有最獨特的角度、最棒的視野,能將阿爾卑斯山(Alps)的高山美景一覽無遺,一定會使許多人內心發癢、巴不得趕快去住上一晚享受美景吧?但所謂越美麗的地方就越危險,想去的人可得想清楚,因為這間旅館可是有一半懸在半空中呢!
天啊感覺快要掉下來了  
在距離地面超過三千公尺的阿爾卑斯山上,裸露的灰色岩石被白雪覆蓋,本是一片灰灰白白的世界中,突然出現一個紅白相間、看似高科技的管狀物體,搖搖欲墜地「掛」在山崖上,可別以為它是從太空墜落的太空梭或飛碟啊,它可是間名叫「The New Refuge Gervasutti」如假包換的旅館呢!
壯麗地令人窒息的風景都能從這間旅館大飽眼福  
 
圓筒狀的旅館跟岩石間看起來正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怎麼會有這麼怵目驚心的旅館?!不僅有一半凸出山崖,還只用特殊設計的重型螺栓固定在崖邊岩石上,看起來隨時會掉下萬丈深淵似的,住在裡面的人想必各個膽識過人吧。不過,這可不是給一般觀光客住的旅館,而是專門給阿爾卑斯山的登山客住的避難旅館。從1854年代開始,阿爾卑斯山的登山運動快速發展,但也時常傳出有登山客不敵大自然的善變而罹難的不幸消息。因此義大利今年年初在靠近白朗峰(Mont Blanc)的地方設置了這間避難用旅館,以取代數十年前建的破舊小木屋,而這麼顯眼的外表也成為登山客們尋求庇護的新指標。
原來是這樣蓋成的啊  
 
客床區看似簡陋,卻是能讓登山客一夜好眠的地方  
這間避難旅館一共有12個床位,還有廚房可供登山客下廚,甚至還有電腦、wifi等設備可以上網查詢天氣狀況,圓圓的屋頂上有太陽能板提供旅館所需的電,也有處理廢物的沼氣系統,非常環保。最重要的是,客廳裡的大落地窗可將阿爾卑斯山的美景盡收眼底,隨著天氣變化,雪白的山頭、壯麗的雲海、瑰麗的冰川等絕美景色將一一呈現。
搭建這座旅館的工程人員膽識過人(圖片來源:architectism.com)  
登山客只要上網預約就能入住這間避難旅館,一晚只要30歐元(1150台幣),雖然外觀驚人,但相信當遇到暴風雪的時候,它會成會最佳庇護場所的。
真想親眼看看這片雲海啊



--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台灣之美(周志勳)


 
台灣之美(周志勳)

 

飛龍噴火

夕陽西下

煙火慶雙十

這位老兄真猛-拍夜景不用腳架不用黑卡

重陽橋之夜

番仔澳

火車笑一個

釣魚樂

秋晨曙色

秋朝波浪

南方澳

拳頭石

拳頭石

特寫拳頭石

夜長夢多

海海人生

海天晨曲

關渡斜陽

北海晨光

 

                                                                                                                  發楓了-福壽山松廬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自稱是中國人的德國小鎮





 
 
真是無奇不有啊! 
自稱是中國人的德國小鎮

 
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中部,有一個叫DIETFURT的小城,那裏的居民祖祖輩輩都驕傲的聲稱自己是巴伐利亞的中國人(Bayrische Chinesen),這樣的稱號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之久。早在上世紀30年代,希特勒上臺之前,此城居民就開始舉行類似中國的廟會和化妝遊行。這樣的傳統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幫傢伙絕對是土生土長的日爾曼人,其實是和中國沒有丁點兒關係的。可為啥他們也自稱是中國人呢?根據當地一位元居民,名為Die Bayern-Blogger博客中的介紹,我大體翻譯如下,據說起源來自Eichstätt地區的主教。
 
該主教定期派財政管理員去DIETFURT收稅,這時候此城居民就都躲到城牆底下不露面。主教很生氣,發話說這幫DIETFURT人就和中國人一樣只會躲到城牆底下(注:中國的長城可是盡人皆知的)。而此城居民恰恰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了,自稱就是中國人。
漸漸的,他們中國人的名頭叫響了,就索性開始在上世紀30年代,一般是2月份,穿著他們自認為是中國式的服裝,上街遊行慶祝。一開始的時候規模不大,以後可是越來越壯觀,發展到現在,竟有兩萬多人前去觀看。而此城居民才幾千。
 
德國這個國家,搞地區節日是有傳統的。但凡是個小鎮,每年都會搞  一兩 個節日,到時候大家都上街,吃吃喝喝,也有搞化妝遊行的。這是他們一種文化的繼承,也是創收的一種方式。一個小鎮的節日,能搞到兩萬人去圍觀,已經相當厲害了,所以他們才越弄越大。
我們不能把這幫居民都當成漢學家,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有點太不倫不類了吧。但不要忘了,小鎮中的多數人,確實是那麼的想當中國人,以至於自稱自己就是中國人。小鎮上的孩子,從小就近距離的接觸到了中國文化,更不要忘了,他們的這個中國節日,持續了已經近百年了。
2月份該節日開始的時候,午夜兩點就有人出去在街上敲鑼,打更了。白天是各色遊行,高潮部分是一個被稱為高皇帝(Ko-Houang-Di)的人出現,據說那人是一個普通工人,後經本地居民推選成皇帝,並且每年都是他當。
 
 
 

 

德國巴伐利亞七谷地區的迪特福特是個擁有2800名居民的千年小鎮。鎮里的居民高鼻深目,典型的歐洲人模樣,可他們卻喜歡自稱"中國人"。一年一度的"中國人狂歡節"是這個小鎮最盛大的活動,讓記者驚訝的是,這一狂歡節已經延續了70多年。 
 
鎮中心有個"中國人泉"
 
似乎是為了呼應中國的春節,迪特福特的 "中國人狂歡節"每年2月舉行,這一傳統早在1928年就開始了。走進小鎮,記者被濃濃的"中國氣息"包圍:街頭巷尾懸著成串的紅燈籠,許多人家的窗戶上貼著""""等字幅,沿街的房子幾乎都掛著印有龍圖案的彩旗、長幅的錦緞和繪制著華人頭像的招牌,有的招牌旁邊還用中文寫著"嗨,華人""華人,你好嗎""祝你生活愉快"等話語。
小鎮的標誌是位於中心廣場的"中國人泉"。泉眼遠遠看去就像一個胖胖的中國清朝官員,戴著尖頂帽子,撇著八字胡,挺著肚子,張開雙臂,雙目圓睜註視著來往行人。走近一看,發現從其肚子里不斷湧出一股股清泉。"中國人泉"旁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迪特福特——巴伐利亞的中國" 

  小鎮的居民喜歡自稱"中國人",聽導遊說,這一說法由來已久,1869年印刷的書籍就有小鎮人自稱中國人的記載。據說很早以前,迪特福特所在教區的主教聽說迪特福特人納稅太少,就派稅務官前往催稅。當地人為逃避沈重的稅賦,緊閉城門,不讓稅務官進來。稅務官將此舉形容為"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一樣,把自己關在城內"。從此,迪特福特人被稱為"中國人"。還有一種傳說可能更為可信,據稱幾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開始與中國人做生意,用當地的白銀、手工藝品等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交往多了,迪特福特人漸漸喜歡上中國以及中國春節等傳統文化,並按照自己的想象開始過起了"中國人狂歡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