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自稱是中國人的德國小鎮





 
 
真是無奇不有啊! 
自稱是中國人的德國小鎮

 
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中部,有一個叫DIETFURT的小城,那裏的居民祖祖輩輩都驕傲的聲稱自己是巴伐利亞的中國人(Bayrische Chinesen),這樣的稱號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之久。早在上世紀30年代,希特勒上臺之前,此城居民就開始舉行類似中國的廟會和化妝遊行。這樣的傳統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幫傢伙絕對是土生土長的日爾曼人,其實是和中國沒有丁點兒關係的。可為啥他們也自稱是中國人呢?根據當地一位元居民,名為Die Bayern-Blogger博客中的介紹,我大體翻譯如下,據說起源來自Eichstätt地區的主教。
 
該主教定期派財政管理員去DIETFURT收稅,這時候此城居民就都躲到城牆底下不露面。主教很生氣,發話說這幫DIETFURT人就和中國人一樣只會躲到城牆底下(注:中國的長城可是盡人皆知的)。而此城居民恰恰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了,自稱就是中國人。
漸漸的,他們中國人的名頭叫響了,就索性開始在上世紀30年代,一般是2月份,穿著他們自認為是中國式的服裝,上街遊行慶祝。一開始的時候規模不大,以後可是越來越壯觀,發展到現在,竟有兩萬多人前去觀看。而此城居民才幾千。
 
德國這個國家,搞地區節日是有傳統的。但凡是個小鎮,每年都會搞  一兩 個節日,到時候大家都上街,吃吃喝喝,也有搞化妝遊行的。這是他們一種文化的繼承,也是創收的一種方式。一個小鎮的節日,能搞到兩萬人去圍觀,已經相當厲害了,所以他們才越弄越大。
我們不能把這幫居民都當成漢學家,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有點太不倫不類了吧。但不要忘了,小鎮中的多數人,確實是那麼的想當中國人,以至於自稱自己就是中國人。小鎮上的孩子,從小就近距離的接觸到了中國文化,更不要忘了,他們的這個中國節日,持續了已經近百年了。
2月份該節日開始的時候,午夜兩點就有人出去在街上敲鑼,打更了。白天是各色遊行,高潮部分是一個被稱為高皇帝(Ko-Houang-Di)的人出現,據說那人是一個普通工人,後經本地居民推選成皇帝,並且每年都是他當。
 
 
 

 

德國巴伐利亞七谷地區的迪特福特是個擁有2800名居民的千年小鎮。鎮里的居民高鼻深目,典型的歐洲人模樣,可他們卻喜歡自稱"中國人"。一年一度的"中國人狂歡節"是這個小鎮最盛大的活動,讓記者驚訝的是,這一狂歡節已經延續了70多年。 
 
鎮中心有個"中國人泉"
 
似乎是為了呼應中國的春節,迪特福特的 "中國人狂歡節"每年2月舉行,這一傳統早在1928年就開始了。走進小鎮,記者被濃濃的"中國氣息"包圍:街頭巷尾懸著成串的紅燈籠,許多人家的窗戶上貼著""""等字幅,沿街的房子幾乎都掛著印有龍圖案的彩旗、長幅的錦緞和繪制著華人頭像的招牌,有的招牌旁邊還用中文寫著"嗨,華人""華人,你好嗎""祝你生活愉快"等話語。
小鎮的標誌是位於中心廣場的"中國人泉"。泉眼遠遠看去就像一個胖胖的中國清朝官員,戴著尖頂帽子,撇著八字胡,挺著肚子,張開雙臂,雙目圓睜註視著來往行人。走近一看,發現從其肚子里不斷湧出一股股清泉。"中國人泉"旁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迪特福特——巴伐利亞的中國" 

  小鎮的居民喜歡自稱"中國人",聽導遊說,這一說法由來已久,1869年印刷的書籍就有小鎮人自稱中國人的記載。據說很早以前,迪特福特所在教區的主教聽說迪特福特人納稅太少,就派稅務官前往催稅。當地人為逃避沈重的稅賦,緊閉城門,不讓稅務官進來。稅務官將此舉形容為"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一樣,把自己關在城內"。從此,迪特福特人被稱為"中國人"。還有一種傳說可能更為可信,據稱幾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開始與中國人做生意,用當地的白銀、手工藝品等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交往多了,迪特福特人漸漸喜歡上中國以及中國春節等傳統文化,並按照自己的想象開始過起了"中國人狂歡節"
 
 
 
 
 
 




-